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实录 >

《芦叶船》教学实录

小砾分享 274646

小砾 分享

《芦叶船》教学实录5篇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文中通过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详细回忆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时的情景。以下是小阅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教学实录1

WS0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WS0阅下文库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WS0阅下文库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WS0阅下文库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重点难点:WS0阅下文库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WS0阅下文库

教具准备:WS0阅下文库

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WS0阅下文库

教学时间:WS0阅下文库

2课时WS0阅下文库

第一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WS0阅下文库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WS0阅下文库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WS0阅下文库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WS0阅下文库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WS0阅下文库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WS0阅下文库

3.小组合作学习。WS0阅下文库

(1)组员轮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WS0阅下文库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WS0阅下文库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WS0阅下文库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WS0阅下文库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WS0阅下文库

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WS0阅下文库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WS0阅下文库

2.小组互相交流WS0阅下文库

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WS0阅下文库

1.交流认字方法。WS0阅下文库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WS0阅下文库

五. 布置作业WS0阅下文库

1.抄写字词。WS0阅下文库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WS0阅下文库

第二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 复习引入WS0阅下文库

1.听写本课词语。WS0阅下文库

2.同桌互评互改。WS0阅下文库

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WS0阅下文库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WS0阅下文库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WS0阅下文库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WS0阅下文库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WS0阅下文库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WS0阅下文库

三.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WS0阅下文库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WS0阅下文库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WS0阅下文库

四. 读背说写,积累语言WS0阅下文库

1.配乐朗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WS0阅下文库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WS0阅下文库

五. 拓展延伸WS0阅下文库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WS0阅下文库

六. 作业WS0阅下文库

1.理解句子。WS0阅下文库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WS0阅下文库

七、板书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做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玩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我”的遐想和向往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教学实录2

WS0阅下文库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WS0阅下文库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WS0阅下文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WS0阅下文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WS0阅下文库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S0阅下文库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WS0阅下文库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WS0阅下文库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WS0阅下文库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WS0阅下文库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WS0阅下文库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WS0阅下文库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WS0阅下文库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WS0阅下文库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WS0阅下文库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WS0阅下文库

纸折的小船、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WS0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WS0阅下文库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WS0阅下文库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WS0阅下文库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WS0阅下文库

第一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WS0阅下文库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板书课题WS0阅下文库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WS0阅下文库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WS0阅下文库

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WS0阅下文库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WS0阅下文库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WS0阅下文库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芦叶WS0阅下文库

芦苇WS0阅下文库

桅杆WS0阅下文库

舢板WS0阅下文库

折叠WS0阅下文库

唾沫WS0阅下文库

喇叭WS0阅下文库

港口WS0阅下文库

崇明岛WS0阅下文库

蜘蛛网WS0阅下文库

大篷船WS0阅下文库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学生口头组词。 芦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6、识记生字。WS0阅下文库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 “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 “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WS0阅下文库

“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WS0阅下文库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WS0阅下文库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WS0阅下文库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WS0阅下文库

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WS0阅下文库

“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WS0阅下文库

“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WS0阅下文库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交流。WS0阅下文库

四、课堂小结。WS0阅下文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五、布置作业WS0阅下文库

1、写《写字》书。WS0阅下文库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WS0阅下文库

第二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复习导入WS0阅下文库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WS0阅下文库

2、齐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WS0阅下文库

1、谈话导入。WS0阅下文库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WS0阅下文库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WS0阅下文库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WS0阅下文库

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WS0阅下文库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WS0阅下文库

(3)预设点:WS0阅下文库

①第一自然段。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WS0阅下文库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WS0阅下文库

②第三自然段。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详细回忆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WS0阅下文库

③第四自然段。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WS0阅下文库

④第七自然段。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WS0阅下文库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WS0阅下文库

三、比较语句学习写作手法。WS0阅下文库

多媒体出示WS0阅下文库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WS0阅下文库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WS0阅下文库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WS0阅下文库

四、拓展延伸。WS0阅下文库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WS0阅下文库

2、小组交流。WS0阅下文库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WS0阅下文库

五、课堂总结。WS0阅下文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呢?WS0阅下文库

六、布置作业。WS0阅下文库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WS0阅下文库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WS0阅下文库

3、课外阅读,故乡的芦苇WS0阅下文库

4、自己用手头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谁做得船有意思。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教学实录3

WS0阅下文库

第一课时WS0阅下文库

学习目标WS0阅下文库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WS0阅下文库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WS0阅下文库

学习重点WS0阅下文库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WS0阅下文库

学习难点WS0阅下文库

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WS0阅下文库

学前准备WS0阅下文库

小黑板WS0阅下文库

学习过程WS0阅下文库

定向·诱导WS0阅下文库

1、谈话导入WS0阅下文库

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WS0阅下文库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WS0阅下文库

自学·探究WS0阅下文库

1、出示自学思考题WS0阅下文库

1)自学生字WS0阅下文库

2)理解“手艺、桅杆、浩浩荡荡”等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WS0阅下文库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WS0阅下文库

2、学生自学WS0阅下文库

3、成果展示WS0阅下文库

1)词语WS0阅下文库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本课指“我们”做芦苇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WS0阅下文库

浩浩荡荡:水势大。WS0阅下文库

2)分段WS0阅下文库

1.采芦叶做船玩儿(①-②)WS0阅下文库

2.做、放芦叶船(③-④)WS0阅下文库

3.到长江边放芦叶船(⑤-⑧)WS0阅下文库

3)主要内容WS0阅下文库

回忆: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反馈·总结WS0阅下文库

我的收获WS0阅下文库

我想说WS0阅下文库

第二课时WS0阅下文库

学习目标WS0阅下文库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WS0阅下文库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学习重点WS0阅下文库

重点体会芦叶船给生活在几十年以前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 学习难点WS0阅下文库

体会在小河中的芦叶船,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与希望。感受孩子对未来生活和外面世界的向往。WS0阅下文库

学习过程WS0阅下文库

定向·诱导WS0阅下文库

1、复习导入WS0阅下文库

2、出示学习目标WS0阅下文库

自学探究WS0阅下文库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芦叶的美。WS0阅下文库

(一)学习句子,体会比喻句的好处。WS0阅下文库

比较句子:WS0阅下文库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WS0阅下文库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WS0阅下文库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WS0阅下文库

(二)在第一自然段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读一读。WS0阅下文库

1.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WS0阅下文库

2.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WS0阅下文库

三)小结:多么有趣的比喻,多么生动美妙的画面!好好读一读,品一品。WS0阅下文库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放芦叶船的乐趣。WS0阅下文库

(一)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孩子们亲手做出的芦叶船有什么花样?放芦叶船又有什么奥秘?WS0阅下文库

做芦叶船:多种多样 手艺高超(大蓬船 小舢板 五桅帆 三桅帆) 放芦叶船:玩得聪明 玩得有声有色WS0阅下文库

(二)小结:孩子们的智慧和乐趣流露在这字里行间,好好读一读。WS0阅下文库

三、学习第第WS0阅下文库

四、八自然段,感受作者想象的乐趣。WS0阅下文库

(一)孩子们放走的芦叶船到哪儿去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WS0阅下文库

(二)芦叶船可以远航到什么地方去呢?再读读小作者第八自然段的想象。WS0阅下文库

(三)小作者对于芦叶船远航到长江、到东海有没有依据,还是凭空想象的呢?WS0阅下文库

五、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感受到长江边放芦叶船带来的惊喜。WS0阅下文库

(一)芦叶船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里也翻不了吗?他是怎么在长江里远航的?WS0阅下文库

(二)学习比较句子:WS0阅下文库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引导学生体会芦叶船所处的恶劣环境以及它能够乘风破浪的远航给作者带来的惊喜。WS0阅下文库

讨论·解疑WS0阅下文库

再读最后一段,想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小结:芦叶船乘风破浪的远航,不仅给小作者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了希望与梦想。小作者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在这小小芦叶船上,希望它载着孩子美好的梦想远航。WS0阅下文库

反馈·总结WS0阅下文库

1、谈收获。WS0阅下文库

童年的乐趣是无穷尽的。一片片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穷的快乐与梦想和希望。WS0阅下文库

2、说感想。WS0阅下文库

板书设计:WS0阅下文库

飘向 竖河——长江——东海WS0阅下文库

2.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带来 惊喜——希望——向往WS0阅下文库

教学后记WS0阅下文库

作业反馈WS0阅下文库

教学一得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教学实录4

WS0阅下文库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WS0阅下文库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WS0阅下文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WS0阅下文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WS0阅下文库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S0阅下文库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WS0阅下文库

3、以情感。WS0阅下文库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WS0阅下文库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WS0阅下文库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WS0阅下文库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WS0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WS0阅下文库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WS0阅下文库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WS0阅下文库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WS0阅下文库

【教学难点】WS0阅下文库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WS0阅下文库

纸折的小船、教学WS0阅下文库

【课时安排】两课时WS0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WS0阅下文库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WS0阅下文库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WS0阅下文库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WS0阅下文库

第一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WS0阅下文库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板书课题WS0阅下文库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WS0阅下文库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WS0阅下文库

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WS0阅下文库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WS0阅下文库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WS0阅下文库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芦叶WS0阅下文库

芦苇WS0阅下文库

桅杆WS0阅下文库

舢板WS0阅下文库

折叠WS0阅下文库

唾沫WS0阅下文库

喇叭WS0阅下文库

港口WS0阅下文库

崇明岛WS0阅下文库

蜘蛛网WS0阅下文库

大篷船WS0阅下文库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WS0阅下文库

学生口头组词。 芦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6、识记生字。WS0阅下文库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WS0阅下文库

“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WS0阅下文库

“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WS0阅下文库

“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WS0阅下文库

“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WS0阅下文库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WS0阅下文库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WS0阅下文库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WS0阅下文库

第一部分:1-2 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WS0阅下文库

第二部分:3-4 “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第三部分:5-8 “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WS0阅下文库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交流。WS0阅下文库

四、课堂小结。WS0阅下文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五、布置作业WS0阅下文库

1、写《写字》书。WS0阅下文库

2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复习导入WS0阅下文库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WS0阅下文库

2、齐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WS0阅下文库

1、谈话导入。WS0阅下文库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WS0阅下文库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WS0阅下文库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WS0阅下文库

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WS0阅下文库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WS0阅下文库

(3)预设点:WS0阅下文库

①第一自然段。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WS0阅下文库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WS0阅下文库

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WS0阅下文库

③第四自然段。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WS0阅下文库

④第七自然段。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WS0阅下文库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WS0阅下文库

多媒体出示WS0阅下文库

1、AWS0阅下文库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WS0阅下文库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WS0阅下文库

四、拓展延伸。WS0阅下文库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WS0阅下文库

2、小组交流。WS0阅下文库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WS0阅下文库

《芦叶船》教学实录5

WS0阅下文库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WS0阅下文库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WS0阅下文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WS0阅下文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WS0阅下文库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S0阅下文库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WS0阅下文库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WS0阅下文库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WS0阅下文库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WS0阅下文库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WS0阅下文库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WS0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WS0阅下文库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WS0阅下文库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WS0阅下文库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WS0阅下文库

【教学难点】WS0阅下文库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WS0阅下文库

【教学准备】纸折的小船、教学课件WS0阅下文库

【课时安排】两课时WS0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WS0阅下文库

设计意图WS0阅下文库

预习作业WS0阅下文库

1.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WS0阅下文库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WS0阅下文库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WS0阅下文库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WS0阅下文库

第一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WS0阅下文库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WS0阅下文库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WS0阅下文库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WS0阅下文库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WS0阅下文库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WS0阅下文库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WS0阅下文库

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WS0阅下文库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WS0阅下文库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WS0阅下文库

芦 崇 苇 桅 篷 叠 唾 沫 喇 叭 港WS0阅下文库

6.识记生字。WS0阅下文库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WS0阅下文库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WS0阅下文库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WS0阅下文库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WS0阅下文库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WS0阅下文库

第一部分(1-2):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WS0阅下文库

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WS0阅下文库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WS0阅下文库

2.交流。WS0阅下文库

四、课堂小结。WS0阅下文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WS0阅下文库

五、布置作业:WS0阅下文库

1.写《写字》书。WS0阅下文库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WS0阅下文库

随堂小测验:WS0阅下文库

一、看拼音,写词语。WS0阅下文库

lú wěi wéi gān tuò mo lǎ baWS0阅下文库

( )( )( )( )WS0阅下文库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WS0阅下文库

折:____( )____( )____( )WS0阅下文库

漂;____( )____( )____( )WS0阅下文库

横:____( )____( )WS0阅下文库

杆:____( )____( )WS0阅下文库

三、比一比,组词语。WS0阅下文库

芦( )桅( )苇( )篷( )WS0阅下文库

庐( )危( )伟( )蓬( )WS0阅下文库

唾( )沫( )叭( )港( )WS0阅下文库

睡( )抹( )趴( )巷( )WS0阅下文库

四、照样子,写词语。WS0阅下文库

浩浩荡荡( )( )( )WS0阅下文库

又惊又喜( )( )( )WS0阅下文库

第二课时WS0阅下文库

一、复习导入WS0阅下文库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WS0阅下文库

2.齐读课文。WS0阅下文库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WS0阅下文库

1.谈话导入。WS0阅下文库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WS0阅下文库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WS0阅下文库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WS0阅下文库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WS0阅下文库

预设点:WS0阅下文库

①第一自然段。WS0阅下文库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WS0阅下文库

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WS0阅下文库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WS0阅下文库

②第三自然段。WS0阅下文库

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WS0阅下文库

③第四自然段。WS0阅下文库

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WS0阅下文库

④第七自然段。WS0阅下文库

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WS0阅下文库

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WS0阅下文库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WS0阅下文库

学生畅所欲言。WS0阅下文库

三、比较语句,学习写作手法。WS0阅下文库

多媒体课件出示:WS0阅下文库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WS0阅下文库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WS0阅下文库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WS0阅下文库

四、拓展延伸。WS0阅下文库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WS0阅下文库

2.小组交流。WS0阅下文库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WS0阅下文库

五、课堂总结。WS0阅下文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呢?WS0阅下文库

六、布置作业。WS0阅下文库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WS0阅下文库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WS0阅下文库

3.课外阅读:故乡的芦苇WS0阅下文库

4.自己用手头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谁做得船有意思。WS0阅下文库

随堂小测验:WS0阅下文库

一、根据课文内容加标点。WS0阅下文库

1.大阔叶折成大篷船 小窄叶做成小舢板 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WS0阅下文库

2.我们上学路过的是竖河 是直通长江的呀 那我们做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 长江是通向东海的 那我们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WS0阅下文库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WS0阅下文库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 )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 )。WS0阅下文库

2.表兄说着,( )采来三片芦叶,( )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 )上口唾沫,( )地放进江水中。就见这只芦叶船( )着风,( )着浪,(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WS0阅下文库

三、芦叶船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你呢?什么东西给你的童年带来了快乐?动笔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WS0阅下文库

预习作业以认识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为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由于我们离江南水乡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他们的生活不了解,所以,还要大家多去查找资料,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很好地整合。此环节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WS0阅下文库

谈话导入很自然,加上有实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S0阅下文库

由于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要先对其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便为后面的阅读理解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进行了训练。WS0阅下文库

本课易写错、念错的字较多,要注意引导对学生进行辨析。WS0阅下文库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可以迅速提高其能力和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WS0阅下文库

试分段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练习,学生合作后,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加强,从而感觉到题目相对会简单,进而促使他们以后学会合作。WS0阅下文库

为下一节课的交流做准备。WS0阅下文库

此次练习以字词为主,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运用情况。WS0阅下文库

检查上节课课后的复习效果。WS0阅下文库

由上节课的作业引出本节课的内容。WS0阅下文库

给予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环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WS0阅下文库

这段描写得非常生动,也为下文描写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做了铺垫。WS0阅下文库

这段非常地生动,孩子们能够轻易读懂并进入情境,体会到孩子们的乐趣。WS0阅下文库

这段突显孩子的年龄特点,丰富的想象更让他们产生了共鸣,令其体会深刻。WS0阅下文库

表兄一系列的表现足以让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令孩子们产生向往,甚至欲与表兄一比高低。这里,孩子们一定能够体会到芦叶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WS0阅下文库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将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WS0阅下文库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WS0阅下文库

这道题中训练学生对分号、顿号、问号的使用。WS0阅下文库

这道题中,第1小题是三个非常明显的比喻句,第2小题是描写表兄做船、放船的过程。两段句子描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句。WS0阅下文库

把快乐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WS0阅下文库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下一篇:《孔子拜师》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