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 >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最近

小砾分享 204159

小砾 分享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小阅为大家带来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最近,希望大家喜欢!0X5阅下文库

0X5阅下文库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0X5阅下文库

学习目标0X5阅下文库

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0X5阅下文库

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0X5阅下文库

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0X5阅下文库

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0X5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与难点0X5阅下文库

重点:0X5阅下文库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0X5阅下文库

2.人口迁移的意义0X5阅下文库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0X5阅下文库

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0X5阅下文库

教学内容安排0X5阅下文库

知识结构:0X5阅下文库

教学思路:0X5阅下文库

学时建议:2学时0X5阅下文库

教学资源建议0X5阅下文库

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0X5阅下文库

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X5阅下文库

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X5阅下文库

4.相关网站:0X5阅下文库

5.生活经验:0X5阅下文库

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0X5阅下文库

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0X5阅下文库

教法与学法策略0X5阅下文库

1.人口的迁移0X5阅下文库

(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0X5阅下文库

(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0X5阅下文库

2.人口迁移的因素:0X5阅下文库

(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0X5阅下文库

(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0X5阅下文库

教学评价建议:0X5阅下文库

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0X5阅下文库

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0X5阅下文库

地理必修2常考知识点梳理0X5阅下文库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0X5阅下文库

铁路运输0X5阅下文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0X5阅下文库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0X5阅下文库

公路运输0X5阅下文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0X5阅下文库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0X5阅下文库

水路运输0X5阅下文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0X5阅下文库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0X5阅下文库

航空运输0X5阅下文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0X5阅下文库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0X5阅下文库

管道运输0X5阅下文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0X5阅下文库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0X5阅下文库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0X5阅下文库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0X5阅下文库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0X5阅下文库

三、[理解记忆]0X5阅下文库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0X5阅下文库

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0X5阅下文库

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0X5阅下文库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0X5阅下文库

4、技术因素(作保障)0X5阅下文库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0X5阅下文库

1、合理布局交通网,0X5阅下文库

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0X5阅下文库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0X5阅下文库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0X5阅下文库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0X5阅下文库

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0X5阅下文库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0X5阅下文库

c.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0X5阅下文库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0X5阅下文库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0X5阅下文库

1、铁路网(文科要求)0X5阅下文库

五横:0X5阅下文库

京包-包兰陇海-兰新线0X5阅下文库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滨洲-滨南昆0X5阅下文库

七纵0X5阅下文库

京沪京九京哈京广焦枝-枝柳宝成-成昆兰青-青藏0X5阅下文库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0X5阅下文库

政治战略意义--0X5阅下文库

(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0X5阅下文库

(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0X5阅下文库

经济意义--0X5阅下文库

(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0X5阅下文库

(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0X5阅下文库

(3)完善交通铁路网0X5阅下文库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0X5阅下文库

(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0X5阅下文库

(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0X5阅下文库

(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0X5阅下文库

必修2地理最近知识点归纳0X5阅下文库

第一章 人口0X5阅下文库

一、人口增长0X5阅下文库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0X5阅下文库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0X5阅下文库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0X5阅下文库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0X5阅下文库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0X5阅下文库

二、人口迁移0X5阅下文库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0X5阅下文库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0X5阅下文库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0X5阅下文库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0X5阅下文库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0X5阅下文库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0X5阅下文库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0X5阅下文库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0X5阅下文库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0X5阅下文库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0X5阅下文库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0X5阅下文库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0X5阅下文库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0X5阅下文库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0X5阅下文库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0X5阅下文库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0X5阅下文库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0X5阅下文库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0X5阅下文库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0X5阅下文库

二、城市化0X5阅下文库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0X5阅下文库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0X5阅下文库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0X5阅下文库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0X5阅下文库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0X5阅下文库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0X5阅下文库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0X5阅下文库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0X5阅下文库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0X5阅下文库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0X5阅下文库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0X5阅下文库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0X5阅下文库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0X5阅下文库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0X5阅下文库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0X5阅下文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0X5阅下文库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0X5阅下文库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0X5阅下文库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0X5阅下文库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0X5阅下文库

0X5阅下文库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最近相关文章:0X5阅下文库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X5阅下文库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0X5阅下文库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0X5阅下文库

★ 地理必修二第二节知识点0X5阅下文库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0X5阅下文库

★ 高二地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总结0X5阅下文库

★ 高二地理的必修知识点0X5阅下文库

★ 高三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0X5阅下文库

★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必考知识点0X5阅下文库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近大全

下一篇:最近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