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数学 >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小砾分享 193885

小砾 分享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下面小阅为大家带来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ddp阅下文库

ddp阅下文库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ddp阅下文库

一、集合、简易逻辑ddp阅下文库

1、集合;ddp阅下文库

2、子集;ddp阅下文库

3、补集;ddp阅下文库

4、交集;ddp阅下文库

5、并集;ddp阅下文库

6、逻辑连结词;ddp阅下文库

7、四种命题;ddp阅下文库

8、充要条件。ddp阅下文库

二、函数ddp阅下文库

1、映射;ddp阅下文库

2、函数;ddp阅下文库

3、函数的单调性;ddp阅下文库

4、反函数;ddp阅下文库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ddp阅下文库

6、指数概念的扩充;ddp阅下文库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ddp阅下文库

8、指数函数;ddp阅下文库

9、对数;ddp阅下文库

10、对数的运算性质;ddp阅下文库

11、对数函数。ddp阅下文库

12、函数的应用举例。ddp阅下文库

三、数列(12课时,5个)ddp阅下文库

1、数列;ddp阅下文库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ddp阅下文库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ddp阅下文库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ddp阅下文库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ddp阅下文库

四、三角函数ddp阅下文库

1、角的概念的推广;ddp阅下文库

2、弧度制;ddp阅下文库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ddp阅下文库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ddp阅下文库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ddp阅下文库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ddp阅下文库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ddp阅下文库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ddp阅下文库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ddp阅下文库

10、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11、函数的奇偶性;ddp阅下文库

12、函数的图象;ddp阅下文库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ddp阅下文库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ddp阅下文库

15、正弦定理;ddp阅下文库

16、余弦定理;ddp阅下文库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ddp阅下文库

五、平面向量ddp阅下文库

1、向量;ddp阅下文库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ddp阅下文库

3、实数与向量的积;ddp阅下文库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ddp阅下文库

5、线段的定比分点;ddp阅下文库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ddp阅下文库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ddp阅下文库

8、平移。ddp阅下文库

六、不等式ddp阅下文库

1、不等式;ddp阅下文库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ddp阅下文库

3、不等式的证明;ddp阅下文库

4、不等式的解法;ddp阅下文库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ddp阅下文库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ddp阅下文库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ddp阅下文库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ddp阅下文库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ddp阅下文库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ddp阅下文库

5、两条直线的交角;ddp阅下文库

6、点到直线的距离;ddp阅下文库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ddp阅下文库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ddp阅下文库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ddp阅下文库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ddp阅下文库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ddp阅下文库

12、圆的参数方程。ddp阅下文库

八、圆锥曲线ddp阅下文库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ddp阅下文库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ddp阅下文库

3、椭圆的参数方程;ddp阅下文库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ddp阅下文库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ddp阅下文库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ddp阅下文库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ddp阅下文库

九、直线、平面、简单何体ddp阅下文库

1、平面及基本性质;ddp阅下文库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ddp阅下文库

3、平面直线;ddp阅下文库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ddp阅下文库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ddp阅下文库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ddp阅下文库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ddp阅下文库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ddp阅下文库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ddp阅下文库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ddp阅下文库

11、直线的方向向量;ddp阅下文库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ddp阅下文库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ddp阅下文库

14、异面直线的距离;ddp阅下文库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ddp阅下文库

16、平面的法向量;ddp阅下文库

17、点到平面的距离;ddp阅下文库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ddp阅下文库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ddp阅下文库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ddp阅下文库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ddp阅下文库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ddp阅下文库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ddp阅下文库

25、多面体;ddp阅下文库

25、棱柱;ddp阅下文库

26、棱锥;ddp阅下文库

27、正多面体;ddp阅下文库

28、球。ddp阅下文库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ddp阅下文库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ddp阅下文库

2、排列;ddp阅下文库

3、排列数公式;ddp阅下文库

4、组合;ddp阅下文库

5、组合数公式;ddp阅下文库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ddp阅下文库

7、二项式定理;ddp阅下文库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ddp阅下文库

十一、概率ddp阅下文库

1、随机事件的概率;ddp阅下文库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ddp阅下文库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ddp阅下文库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ddp阅下文库

5、独立重复试验。ddp阅下文库

必修一函数重点知识整理ddp阅下文库

1、函数的奇偶性ddp阅下文库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ddp阅下文库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ddp阅下文库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ddp阅下文库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ddp阅下文库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ddp阅下文库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ddp阅下文库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ddp阅下文库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ddp阅下文库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ddp阅下文库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ddp阅下文库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ddp阅下文库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ddp阅下文库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ddp阅下文库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ddp阅下文库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ddp阅下文库

4、函数的周期性ddp阅下文库

(1)y=f(x)对x∈R时,f(x +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6)y=f(x)对x∈R时,f(x+a)=—f(x)(或f(x+a)=,则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ddp阅下文库

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ddp阅下文库

6、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ddp阅下文库

7、(1)(a>0,a≠1,b>0,n∈R+);ddp阅下文库

(2)l og a N=(a>0,a≠1,b>0,b≠1);ddp阅下文库

(3)l og a 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ddp阅下文库

(4)a log a N= N(a>0,a≠1,N>0);ddp阅下文库

8、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ddp阅下文库

(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ddp阅下文库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ddp阅下文库

9、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ddp阅下文库

10、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ddp阅下文库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ddp阅下文库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ddp阅下文库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ddp阅下文库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ddp阅下文库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ddp阅下文库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ddp阅下文库

11、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ddp阅下文库

12、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ddp阅下文库

13、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ddp阅下文库

(1)分离参数法;ddp阅下文库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ddp阅下文库

高中数学复习方法ddp阅下文库

1、把答案盖住看例题ddp阅下文库

例题不能带着答案去看,不然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ddp阅下文库

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ddp阅下文库

经过上面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彻底搞清了,在题后精炼几个批注,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获会更大。ddp阅下文库

2、研究每题都考什么ddp阅下文库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ddp阅下文库

3、错一次反思一次ddp阅下文库

每次业及考试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重现。因此平时注意把错题记下来。ddp阅下文库

学生若能将每次考试或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分析,并尽力保证在下次考试时不发生同样错误,那么以后人生中最重要的高考也就能避免犯错了。ddp阅下文库

4、分析试卷总结经验ddp阅下文库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ddp阅下文库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ddp阅下文库

明晰概念ddp阅下文库

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是比较严谨的,各个定义间都有很强的逻辑联系,逐个理解后就应把概念记牢,高考的选择题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某些解答题也会由于概念定义所限而由繁变简,掌握好概念之后,有利于基础打牢,要做到“明晰”,关键是要多查书,勤查书,不要一知半解。ddp阅下文库

刻苦练习ddp阅下文库

熟能生巧,对数学而言,也是如此。做题能提高对题型的熟识度,对技巧的熟识度,以及计算的准确度。而以上这些,会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而练习,也是要掌握方法的,习题太易,会使人生厌;习题太难,会让人胆怯。ddp阅下文库

调整状态ddp阅下文库

状态对于考生来讲,非常重要,考试中状态的差异,会带来成绩上巨大的波动。一般考前一段时间,老师会发很多练习以强化训练,而实际上,状态的调整因人而异。有的人在训练之后对题目很厌烦,即使在考场上题目会做,往往草草收笔,过程简略,以致痛失步骤分;有的人训练得不够时,找不到做题的感觉,思维僵了,愣是解不出本在自己实力范围之内的题。ddp阅下文库

ddp阅下文库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相关文章: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最近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必背知识点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最近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知识点:椭圆方程式知识点总结ddp阅下文库

★ 2025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ddp阅下文库

★ 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提纲整理ddp阅下文库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整理

下一篇:数学知识点高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