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莱德分享 186163

莱德 分享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是小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llv阅下文库

llv阅下文库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llv阅下文库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llv阅下文库

◆注音llv阅下文库

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絮烦(xùfán)仓廒(áo)赍发(jī)恁(nan)掇(duō)搠(shu?)剜(wān)llv阅下文库

◆古今异义llv阅下文库

(1)少刻便知。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llv阅下文库

(2)只顾将来。古义:拿。今义:将要。llv阅下文库

(3)不见消耗。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llv阅下文库

(4)好歹结果他性命。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llv阅下文库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llv阅下文库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古义:胜过。今义:好像。llv阅下文库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llv阅下文库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llv阅下文库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文化常识llv阅下文库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llv阅下文库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llv阅下文库

2.装在套子里的人llv阅下文库

◆注音llv阅下文库

规矩(ju)祈祷(qídǎo)谗言(chán)怂恿(sǒngyǒng)llv阅下文库

讥诮(jīqiào)周济(jì)陶冶(táoyě)辖制(xiá)llv阅下文库

难堪(nánkān)漆黑(qī)llv阅下文库

◆文化常识llv阅下文库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llv阅下文库

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llv阅下文库

3、边城llv阅下文库

◆注音llv阅下文库

蘸水(zhàn)悖时(bai)氽水(tǔn)泅水(qiú)踹水(chuài)喧阗(tián)蚱蜢(zhàměng)泱泱(yāng)角隅(yú)睥睨(pìnì)llv阅下文库

歇憩(qì)眺望(tiào)傩神(nu?)棕榈(zōnglǘ)汆(cuān汆汤)◆文化常识llv阅下文库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llv阅下文库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llv阅下文库

一、文言实词llv阅下文库

1.通假字llv阅下文库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llv阅下文库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llv阅下文库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llv阅下文库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llv阅下文库

(5)而徵一国(通"耐",能)llv阅下文库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llv阅下文库

2.古今异义llv阅下文库

(1)腹犹果然llv阅下文库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llv阅下文库

(2)众人匹之llv阅下文库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llv阅下文库

(3)虽然,犹有未树也。llv阅下文库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llv阅下文库

(4)穷发之北llv阅下文库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llv阅下文库

(5)小年不及大年llv阅下文库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llv阅下文库

3.一词多义llv阅下文库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llv阅下文库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llv阅下文库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llv阅下文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llv阅下文库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llv阅下文库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llv阅下文库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llv阅下文库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llv阅下文库

4.词类活用llv阅下文库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llv阅下文库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llv阅下文库

二、文言虚词llv阅下文库

1.之llv阅下文库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llv阅下文库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llv阅下文库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llv阅下文库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llv阅下文库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llv阅下文库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llv阅下文库

2.而llv阅下文库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llv阅下文库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llv阅下文库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llv阅下文库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llv阅下文库

3.则llv阅下文库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llv阅下文库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llv阅下文库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llv阅下文库

4.然llv阅下文库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llv阅下文库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llv阅下文库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llv阅下文库

5.以llv阅下文库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llv阅下文库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llv阅下文库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llv阅下文库

6.且llv阅下文库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llv阅下文库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llv阅下文库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llv阅下文库

7.于llv阅下文库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llv阅下文库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llv阅下文库

8.其llv阅下文库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llv阅下文库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llv阅下文库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llv阅下文库

三、文言句式llv阅下文库

1.判断句llv阅下文库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llv阅下文库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llv阅下文库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llv阅下文库

2.省略句llv阅下文库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llv阅下文库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llv阅下文库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llv阅下文库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llv阅下文库

3.疑问句llv阅下文库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llv阅下文库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llv阅下文库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llv阅下文库

4.倒装句llv阅下文库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llv阅下文库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llv阅下文库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llv阅下文库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llv阅下文库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llv阅下文库

四、重点语句翻译llv阅下文库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llv阅下文库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llv阅下文库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llv阅下文库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llv阅下文库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llv阅下文库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llv阅下文库

高中语文知识点llv阅下文库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llv阅下文库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llv阅下文库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llv阅下文库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llv阅下文库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llv阅下文库

5、举:举以予人(拿)llv阅下文库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llv阅下文库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llv阅下文库

8、固:至于_理固宜然(本来)llv阅下文库

9、得:此言得之(对)llv阅下文库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llv阅下文库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llv阅下文库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llv阅下文库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llv阅下文库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llv阅下文库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llv阅下文库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llv阅下文库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llv阅下文库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llv阅下文库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llv阅下文库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llv阅下文库

二、通假字llv阅下文库

1、暴霜露(通曝)llv阅下文库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llv阅下文库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llv阅下文库

三、一词多义llv阅下文库

1、非:llv阅下文库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llv阅下文库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llv阅下文库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llv阅下文库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llv阅下文库

2、或:llv阅下文库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llv阅下文库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llv阅下文库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llv阅下文库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llv阅下文库

3、得:llv阅下文库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llv阅下文库

②此得之(正确)llv阅下文库

③诚不得已(办法)llv阅下文库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llv阅下文库

4、相:llv阅下文库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llv阅下文库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llv阅下文库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llv阅下文库

5、势:llv阅下文库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llv阅下文库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llv阅下文库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llv阅下文库

四、词类活用llv阅下文库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llv阅下文库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llv阅下文库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llv阅下文库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llv阅下文库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llv阅下文库

五、古今异义的词llv阅下文库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llv阅下文库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llv阅下文库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llv阅下文库

②今义:爷爷。llv阅下文库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llv阅下文库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llv阅下文库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llv阅下文库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llv阅下文库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llv阅下文库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llv阅下文库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llv阅下文库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llv阅下文库

六、句式llv阅下文库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llv阅下文库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llv阅下文库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llv阅下文库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llv阅下文库

七、难句翻译llv阅下文库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llv阅下文库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llv阅下文库

2、不赂者以赂者丧。llv阅下文库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llv阅下文库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llv阅下文库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llv阅下文库

4、至于_理固宜然。llv阅下文库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llv阅下文库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llv阅下文库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llv阅下文库

6、洎牧以谗诛。llv阅下文库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llv阅下文库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llv阅下文库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llv阅下文库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llv阅下文库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llv阅下文库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llv阅下文库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llv阅下文库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相关文章: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点总结llv阅下文库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归纳llv阅下文库

★ 2025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llv阅下文库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下一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