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必修三语文知识点

毛毛分享 10379

毛毛 分享

2025高一必修三语文知识点n6Z阅下文库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阅整理的高一必修三语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n6Z阅下文库

高一必修三语文知识点n6Z阅下文库

一、文言实词n6Z阅下文库

1.通假字n6Z阅下文库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n6Z阅下文库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n6Z阅下文库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n6Z阅下文库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n6Z阅下文库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n6Z阅下文库

2.特殊词义n6Z阅下文库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n6Z阅下文库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n6Z阅下文库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n6Z阅下文库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n6Z阅下文库

3.一词多义n6Z阅下文库

(1)食n6Z阅下文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n6Z阅下文库

(2)数n6Z阅下文库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n6Z阅下文库

数罟不入洿池(密)n6Z阅下文库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n6Z阅下文库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n6Z阅下文库

(3)直n6Z阅下文库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n6Z阅下文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n6Z阅下文库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n6Z阅下文库

(4)胜n6Z阅下文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n6Z阅下文库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n6Z阅下文库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n6Z阅下文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n6Z阅下文库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n6Z阅下文库

(5)发n6Z阅下文库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n6Z阅下文库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n6Z阅下文库

百发百中(发射)n6Z阅下文库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n6Z阅下文库

(6)兵n6Z阅下文库

非我也,兵也(兵器)n6Z阅下文库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n6Z阅下文库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n6Z阅下文库

草木皆兵(士兵)n6Z阅下文库

4.词类活用n6Z阅下文库

(1)名词作动词。n6Z阅下文库

填然鼓之(敲鼓)n6Z阅下文库

树之以桑(种植)n6Z阅下文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n6Z阅下文库

然而不王者(称王)n6Z阅下文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n6Z阅下文库

5、古今异义n6Z阅下文库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n6Z阅下文库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n6Z阅下文库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n6Z阅下文库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n6Z阅下文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n6Z阅下文库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n6Z阅下文库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n6Z阅下文库

二、文言虚词n6Z阅下文库

1.而n6Z阅下文库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n6Z阅下文库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n6Z阅下文库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n6Z阅下文库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n6Z阅下文库

2.其n6Z阅下文库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n6Z阅下文库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n6Z阅下文库

3.之n6Z阅下文库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n6Z阅下文库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n6Z阅下文库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n6Z阅下文库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n6Z阅下文库

4.焉n6Z阅下文库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n6Z阅下文库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n6Z阅下文库

5.然n6Z阅下文库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n6Z阅下文库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n6Z阅下文库

6.于n6Z阅下文库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n6Z阅下文库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n6Z阅下文库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n6Z阅下文库

三、文言句式n6Z阅下文库

1.判断句n6Z阅下文库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n6Z阅下文库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n6Z阅下文库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n6Z阅下文库

(4)是亦走也n6Z阅下文库

(5)非我也,兵也n6Z阅下文库

2.疑问句n6Z阅下文库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n6Z阅下文库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n6Z阅下文库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n6Z阅下文库

3.省略句n6Z阅下文库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n6Z阅下文库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n6Z阅下文库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n6Z阅下文库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n6Z阅下文库

(5)(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n6Z阅下文库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n6Z阅下文库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n6Z阅下文库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n6Z阅下文库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n6Z阅下文库

4.倒装句n6Z阅下文库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n6Z阅下文库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n6Z阅下文库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n6Z阅下文库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n6Z阅下文库

语文小说阅读把握故事情节n6Z阅下文库

1、分析情节的技法n6Z阅下文库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n6Z阅下文库

①抓住场面;n6Z阅下文库

②寻找线索;n6Z阅下文库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n6Z阅下文库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n6Z阅下文库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n6Z阅下文库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n6Z阅下文库

(1)情节的作用n6Z阅下文库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n6Z阅下文库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n6Z阅下文库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n6Z阅下文库

④照应前文。n6Z阅下文库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n6Z阅下文库

⑥刻画人物性格。n6Z阅下文库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n6Z阅下文库

(2)情节的特点n6Z阅下文库

a.情节安排评价:n6Z阅下文库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n6Z阅下文库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n6Z阅下文库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n6Z阅下文库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n6Z阅下文库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乌米》中的我等。n6Z阅下文库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n6Z阅下文库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n6Z阅下文库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n6Z阅下文库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n6Z阅下文库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n6Z阅下文库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n6Z阅下文库

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解题方法n6Z阅下文库

(1)常见设问模式n6Z阅下文库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n6Z阅下文库

②分析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n6Z阅下文库

③理解情节的或结尾的作用。n6Z阅下文库

④分析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作用。n6Z阅下文库

⑤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n6Z阅下文库

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n6Z阅下文库

(2)解题思路n6Z阅下文库

①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n6Z阅下文库

②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n6Z阅下文库

③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n6Z阅下文库

④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n6Z阅下文库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n6Z阅下文库

1.认真阅读文章n6Z阅下文库

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尽可能的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一字一句的研读,将文中关键的语句记下来,方面之后我们在回来寻找。n6Z阅下文库

2.答题时看准题目n6Z阅下文库

在回答阅读理解的题目是一定不要跑题,在这个位置,出题的老师很容易玩文字游戏。所以要认真阅读题目,不要把中心思想写成某一个词语的意思。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解读题目。一般小学的阅读理解不会问很深入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读的课外读物很多,会有一些其他的解读。尽量不要把这些角度带到回答中,只要去回答题目表明的意思就好。n6Z阅下文库

3.注意回答格式n6Z阅下文库

其实,这是阅读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会固定的回答格式。比如,题目是:文中提到的“__”词语可不可以更换成其他的词?一般这样的答案都是不可以,后面叙述原因,原因主要说明这个词在这一句中或这一段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很关键,不能随意更换。n6Z阅下文库

4.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n6Z阅下文库

任何问题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基础,不要偏离了主题。有可能在阅读理解中并没有出现让你回答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但是你可以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在别的题目中。这是一个隐藏的加分项,让阅卷老师了解到这篇文章你读懂了。最起码不会因此而扣分,而且这也充分证明了你的理解能力。n6Z阅下文库

5.带着问题读文章n6Z阅下文库

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到底是讲什么的,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第二遍读文章,这遍读就要精读,深入文章,细细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义。n6Z阅下文库

6.分析题目n6Z阅下文库

题目其实已经代表了一切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啥,基本上已经知道内容了。读文章之前,一定要看看题目是啥,加深对题目的记忆,再读文章,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出问题所在。n6Z阅下文库

高一必修三语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n6Z阅下文库

★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归纳n6Z阅下文库

★ 2025高中政治必修三考试考前重点复习资料最近n6Z阅下文库

★ 大学语文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2025n6Z阅下文库

★ 2025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考点最近汇总n6Z阅下文库

★ 小升初语文备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汇总2025n6Z阅下文库

★ 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5篇n6Z阅下文库

★ 语文小升初必考知识点最近汇总2025n6Z阅下文库

★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大全n6Z阅下文库

★ 2025高考语文会考必看知识点总结汇总n6Z阅下文库

★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n6Z阅下文库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